广东深圳街头,因为不给充钱打游戏,一名13岁的孩子,竟然勒住父亲的脖子威胁。
(资料图)
甚至直到民警赶到时,男孩仍死死勒住父亲脖子不松手,父子俩陷入对峙。
父亲在视频中提到,孩子喜欢玩游戏,而且还不停往里充钱,不给钱就闹着不读书,以前也有过动手威胁父母的情况。
最近父亲好说歹说,儿子答应每天只玩1个半小时游戏,往游戏里少充一点钱。
结果还是因为游戏充值问题,引发了儿子的不满,才在大街上上演了这样的一幕。
对于被儿子当街勒住脖子这件事,父亲无奈地表示:
“从小没教育好,自己作为父母也有错。”
可是,现在孩子才13岁,已经敢当街勒住亲生父亲的脖子了,如果再大一些呢?走向社会以后呢?
李玫瑾教授曾说:
“孩子的胃口是喂出来的,孩子的脾气是带出来的,孩子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爱出来的。”
那些自私冷漠、脾气暴躁的孩子,背后大多站着纵容无度的父母。
只有从小为孩子立下规矩,树立起为人父母的权威,才能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,懂得感恩、心疼父母。
缺乏管教的孩子,终究要骑在父母头上
不禁想到另一名缺乏管教的孩子:
今年2月份,广西贵港一处居民楼的阳台上,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,手里抓着一把寒光凛凛的菜刀,正不断向面前的父亲砍去。
有好几次菜刀都是与父亲的脸颊擦边而过,场面触目惊心。
不过,所幸父亲随后从儿子手中将菜刀夺了下来。
而这场冲突的原因,也是父亲拒绝让11岁的儿子玩手机,导致孩子情绪爆发,冲父亲挥舞起了菜刀。
上面两个小小年纪对父亲施以暴力的孩子,都有一个共同点:
平时父母宠爱无度、娇惯纵容,根本没有为孩子立下规矩。
孩子之所以敢与父亲暴力相向,正是因为在其眼中,父亲没有丝毫威信可言,毫无敬畏之心。
再加上孩子的是非观念不成熟,控制情绪的能力也有限,所以终究会骑在父母的头上,并逐渐习惯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。
当父母稍有忤逆时,孩子就可能情绪大爆发,导致一些极端后果。
别与孩子陷入“权利争夺战”
教育家杰弗里·伯恩斯在《叛逆不是孩子的错》一书中,提到一个概念叫“权利争夺战”。
意思是当父母与孩子观点相悖,又谁都不愿意改变立场,将对方说服时,就会陷入亲子间的“权利争夺战”中。
而一旦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,或者在家庭教育中缺乏原则底线时,就可能向孩子妥协,导致这场“权利争夺战”的失败。
失败的结果,就是父母逐渐失去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,孩子表现得愈发无法无天,再也无法建立规则。
心理学上认为,3-6岁是孩子性格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。
因为此时他们就像“潮湿的水泥”一样,有比较强的可塑性,所以3-6岁也被称为孩子“潮湿的水泥期”。
在这个阶段,我们要抓住机会,提前为孩子立下规矩,建立起为人父母的权威,否则就可能导致“权利争夺战”的发生。
如何从小为孩子立规矩?
1.有原则有底线,不随意妥协
商场里经常会上演这样的一幕:
因为家长拒绝给孩子购买玩具,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,家长站在一旁摇头叹气,无计可施。
而一旦父母答应了孩子的请求,那么就注定了,下一次孩子还会使用相同的招数,来逼迫父母乖乖就范。
仔细想一想,这与开头男孩威胁父亲的行为,是不是一个道理?
教育孩子,需要我们保持原则和底线,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,可以适当满足,但对于那些无理的要求,一定要坚定拒绝。
2.孩子犯错,要及时管教
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,恶劣的行为变本加厉,正是因为当初刚犯错时,父母没有及时管教。
进而导致孩子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,根本没意识到自身行为是错误的。
当孩子犯错时,最关键的是及时纠正,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,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。
只有孩子将错误铭记于心,不敢再犯,将来才能成大器。
3.避免对孩子溺爱
溺爱孩子的家长,很容易逐渐丧失在孩子心里的权威性,使孩子行为变得乖张,性格变得骄纵。
生活里,我们不妨适当放手,让孩子多体会生活的不易,既能为其养成独立能力,也能使其明白父母的不易,更容易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。
结语:
家庭教育要讲究正确的方法,从小为孩子立规矩。
等到孩子越长越大,有了自己的想法时,父母再想去对孩子讲道理、立规矩,就已经晚了。
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,有些事情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。
今日话题:你对这名勒住父亲脖子的男孩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