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资料图】
“这个傻子娶一个纸人当老婆,并且当晚还和纸人入了洞房,可没想到仅一晚上,纸人竟成功怀了孕,而父亲看到纸人成了儿媳,气得火冒三丈就要扔掉纸人,傻儿子却死活都不肯……”这是某短视频平台一位博主在解说新上映电影《纸人回魂》。评论区有不少网友发言称“博主乱剪辑”,类似影视解说短视频在各个平台随处可见。(据3月26日《法治日报》)
诚如媒体调查发现,不少影视解说歪曲了原剧情,还有一些“科普”短视频传播伪科学、推销保健品,被网友们称为“一本正经胡说八道”。其实不止于此,还如,有的短视频博主,通常会选取影视剧中较为暴力、恐怖、暧昧等片段进行二次加工、“创作”,有些“创作”与原影视剧情节风马牛不相及,匪夷所思。
对于这些误导网友的短视频亟待有效治理。例如,3分钟看完一部影视剧”这类影视解说短视频,通常侵犯了影视剧的著作权。针对此,一方面权利人可以依据民法典、著作权法和电子商务法等相关规定进行维权,可及时向平台举报,要求对方删除侵权视频;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,增强权利人的维权意识。
同时,须强化平台的责任。根据网络安全法和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》的相关规定,利用短视频进行科普的前提是不可以发布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,否则短视频平台可按照相关规定处理。所以,短视频平台不能忽视自身的责任。例如,短视频平台可以制定相应规范,从平台角度进行有效治理,进一步助推净化网络环境。
对于短视频博主而言,务必时刻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。博主如果在二次创作时歪曲、篡改原剧情,对原作品的声誉造成贬损的,涉嫌侵犯权利人的作品完整权。即便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,但也是有前置条件的。例如,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,应当指明作者姓名、作品名称等,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,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。
从受众角度来看,面对短视频传播的内容,要增强辨识能力,不盲听盲信。例如,一些病症的确诊,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,后续治疗时用什么药、剂量如何,依据不同个体而有所不同。所以,对于一些短视频传播的“科普”就有必要谨慎对待,对其所兜售的产品,更应谨慎购买,对存在不法经营行为的,更须坚决抵制。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在发布的第51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,用户使用率高达94.8%。短视频还与直播、电商、教育、旅游等行业相互加成,逐步渗透至网民的生活全场景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不能放任乱象泛滥。故此,对短视频博主一本正经胡编乱造亟待多方位进行规制。